您现在的位置: 水葫芦 > 水葫芦栽培 > 正文 > 正文

地理热点盘点高考地理中出现的生物入侵案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2/8 19:13:59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国内外生物入侵的案例有很多,这其中既包括各种植物的入侵,也包括各种动物的入侵。

年亚洲鲤鱼入侵美国

19世纪澳大利亚的兔灾丹麦生蚝泛滥成灾

水葫芦入侵我国南方水域

生物入侵的渠道既有自然侵入也有人为有意或无意的引入。总之侵入物种最终逐渐适应迁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环境并逐渐扩大其生存范围而导致泛滥。

某一物种泛滥的原因分析

①适合其生存的陆域或水域面积广大,生存空间广阔;

②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③侵入地饵料丰富;

④该物种自身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

⑤缺少天敌或人类活动影响小

生物入侵的众多案例在模拟题中大量出现,今天我要来给大家分享的是高考真题中曾出现过的生物入侵案例。

01

柽柳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怪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本题考查植物入侵,植物外来种入侵是指来自植物区外的植物种类被人类引入(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如风滚草种子的传播就是借助风力)进入本植物区后,在与本地种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并逐步排斥本地种引起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的现象。

少数外来种由于基因优势,或由于缺乏环境胁迫,如水分、温度、土壤肥力、天敌(病虫害)等,不但在本地生长、繁殖,而且成为常见种甚至是优势种,引起植物群落发生变化,改变了生物多样性,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

柽柳是可以生长在荒漠、河滩或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的顽强植物,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和滨海盐土生存、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

柽柳植株常成丛生长(上图)

本题目的背景是公路两侧排水条件好,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保水能力差,公路两侧绿化需耐旱植物。柽柳多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区。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但也为外来种入侵提供了条件。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证明柽柳能在东北林区繁殖,外来种已经与当地种出现种间竞争。柽柳是否能获胜,不得而知,需长期观察。

本题假定发生了柽柳入侵天然林,要求考生回答其危害性。考生应分析外来种入侵的发展过程,首先,在目前已经存在种间竞争的条件下,由于柽柳种子多,繁殖快,种间竞争存在优势,可能侵占本地种的生存空间;然后,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群落结构和外貌变化,柽柳成为优势种,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随着柽柳数量增加,本地种数量下降,以本地种为食的动物因缺少食物,数量下降。除此之外,柽柳入侵天然林还会带来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变化,林内小气候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反馈作用到植被。

02

尼罗河鲈鱼

新课标1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

(1)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6分)

(2)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6分)

无所不吃的淡水巨怪-尼罗河鲈鱼

物种入侵的最好代表就是尼罗河鲈鱼。尼罗河鲈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体长最长能够超过两米,体重更是重达斤,这是一种极为凶猛的食肉性鱼类,而且无所不吃。它们本是生活在尼罗河流域的巨型鱼类,但是有人将其引入到了非洲的很多湖泊,导致这些湖泊的原本的物种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光是维多利亚湖中的鱼类,就被尼罗河鲈鱼灭绝了数百种,后来世界保育组织将尼罗河鲈列入世界大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种之一。

更糟的是,由于原先的鱼类主要以海藻和垃圾为食物,它们的消失使得维多利亚湖成了海藻的天下。而海藻滋生的细菌消耗了大量氧气,破坏了湖里的生态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生物杀手榜排名中,尼罗河鲈鱼位居首位,被评为生物界的头号杀手。

本题第(2)问主要考查根据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能力。从文字资料“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可推测,“体型最大”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与“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宽广相对应;“肉食性鱼”与维多利亚湖原有的鱼类众多,鲈鱼的饵料丰富相关;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原有的生态系统缺乏尼罗河鲈鱼的天敌或制约因素,导致鲈鱼迅速繁殖。当然也可以补充一些合理答案,如维多利亚湖地处热带且海拔较高,所以水温适宜,为鲈鱼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气温条件。

第(3)问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对生物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题干中明确要求从“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两个方面,尼罗河鲈鱼是肉食性鱼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造成不利影响,数量减少,某些种类可能灭绝,导致生态失衡;“体型最大”的尼罗河鲈鱼势必会对捕捞业构成新的挑战,原有的捕捞业不适宜捕捞大型鱼类,新的专门捕捞业应运而生。

03

澳大利亚桉树

新课标2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2)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1)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2)(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速生桉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国外桉树轮伐周期一般超过8年。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引种。在我国西南一些地区,速生桉人工林遍布于山坡,该区也建立了大规模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工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各地却掀起了“禁桉”风潮:认为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

桉树林对水分和土壤肥力的过度吸收使其他植物无法继续生存。

本题难度不大,第(1)问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简单的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前后的变化可以直接从对两幅图中的对比中获知,从图中不难看出其他植被(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和沼泽)的变化;原因可从文字资料速生桉“能大量吸收地下水”的信息来分析,由于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其它植被退化,沼泽萎缩。

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特定区域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对比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降水)条件与热带雨林气候区还是有区别的,从此入手分析。据文字材料,可知桉树原生环境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我国西南地区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少于热带雨林区,且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uihulua.com/shlzp/516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水葫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